冯力(右二)和他的团队在实验室开展研究
黑龙江日报1月12日讯 在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猪消化道传染病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冯力研究员带领团队历经12年艰苦攻关,完成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三联活疫苗(以下简称猪病毒性腹泻三联活疫苗)创制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该项目发明了我国首个安全、高效的猪病毒性腹泻三联活疫苗,攻克了三种病毒混合感染无疫苗可用的产业难题,实现了猪病毒性腹泻精准高效的防控。
动物疫病防控是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轮状病毒可导致7日龄以内仔猪死亡率高达100%,被誉为哺乳仔猪死亡的“第一杀手”,且无有效的治疗药物,每年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百亿元。作为长期深耕在科研与生产一线的猪病专家,冯力敏锐地锁定猪病毒性腹泻三联活疫苗作为研究目标。为掌握猪腹泻病的流行和感染状况,摸清轮状病毒优势基因型,冯力和他的团队从南海之滨到北国塞外,从茫茫戈壁到无垠草原,哪里有猪群发生腹泻,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克服养猪场建在远离城市的农村或山区、交通极不方便的困难,跋山涉水,深入疫情发生地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为疫苗的研发提供了坚实有力的科学依据。
当夜幕降临,冯力的实验室灯光总是亮着,那是冯力和他的团队在讨论实验方案。千百次的失败,不同方案的探索,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三联活疫苗不是单单把三个病毒混在一起那么简单。”冯力介绍。他们发明了适应传代细胞系的安全性高、免疫原性好、具有独特分子标记的弱毒株,攻克了三种猪腹泻病毒难以适应细胞、致弱过程中免疫原性减弱、强弱毒株难以区分的世界性难题。他们创建的传代细胞系替代原代细胞系的生产新工艺,突破了原代细胞培养过程中外源病毒污染难以控制的技术瓶颈,能降低生产成本约2/3,为疫苗制造与检验规程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新路径。
为将这项科研成果尽快应用到生产实际,冯力和他的团队深入到基层开展猪病毒性腹泻防控知识和技术的宣传,手把手地将技术教给养殖户和技术员。目前,三联活疫苗已在国内推广2560万头份,免疫覆盖仔猪1.54亿头,对三种病毒混合感染引起的腹泻防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断奶仔猪数得到了提升,达到了一针免疫防控三种疫病的效果。同时因为减少了免疫次数,降低了免疫劳动强度,减少了免疫应激,极大地方便了免疫接种,受到使用者的一致好评。项目成果相继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国家二类新兽药证书1项,黑龙江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制订行业标准2项,极大地推动了国内外三种腹泻病防控理论与技术体系的丰富和完善。
冯力介绍,哈兽研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猪病毒性腹泻防控至今,已过去40多年,从上世纪80年代的单疫苗到现在的三联活疫苗,是两代人辛苦奉献、不断积累的结果。虽然猪腹泻的防控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冯力和他的团队并没有止步。面对近年新出现的引起猪只腹泻的病毒,面对疫病防控的更高要求,他带领团队又开始了从新冠状病毒、猪轮状病毒等腹泻病原的基础理论到实践的全新研究当中。
来源:黑龙江日报
联系我们
微信指纹识别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