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冲击规模”,曾几何时,这是中国式营销的经典思维。面对块头巨大的跨国公司,弱小的中国企业必须保持足够快的增长速度,才能获得生存权和挑战权。
 
几乎无一例外,在完全竞争行业环境中脱颖而出的中国企业,都证明了这种思维的有效性。由于成功的案例过于显赫,也由于这种思维在那个时期相对正确,人们整体忽略另外一个现实:坐火箭上来的企业像螃蟹一样,一红就死那些没死的,一领先就平庸。生物学认为,速生的,都是低等生命。而生长快速的树木,都不堪当栋梁之才。红木所以寸木寸金,原因正是生长缓慢。
 
美国几乎是一个与生俱来的创造奇迹的国度。硅谷奇迹,很快演变为科技泡沫华尔街奇迹,也很快演变为金融泡沫,而且顺带引发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美国的商业奇迹,产生了影响全球的商业理念、商业模式,甚至生活方式,但除了军火,今天几乎没有什么让全球竞争者望而生畏的产品。曾经的电子王国、汽车王国桂冠,都旁落他人。
 
贪婪、急功近利岂止是华尔街金融家的特征?那已经成为美国的整体特征。美国的风险投资家追求速度,觉得如果企业增长速度或者投资回报率达不到20%到30%,就没什么投资的价值。他们投资的结果是什么呢?企业进行更多的冒险而不是集中精力于服务于目标顾。钱直接生钱远比通过商品挣钱来得容易。
 
不管读者信不信,反正是我信。想让美国企业专注于制造业,比让它尊重别国主权更为不易。所以,我们见证了摩托罗拉、美国三大汽车公司、IBM的衰落。
 
难道可口可乐、耐克、阿迪达斯不够优秀吗?是的,很优秀。不过,难道你还认为它们是美国的制造业吗? 难道苹果手机不是商业奇迹吗?它迅速成为“街机”-满大街的人都使用它-从营销上说,未必符合基本准则。相信它的结局未必就比摩托罗拉和诺基亚更好。
 
日本产品曾经是名声很差的“东洋造”。质量立国之后,产品声誉迅速提升,并且随后创造了经济上的“日本奇迹”。但它的电子王国桂冠得而复失,蒸蒸日上的汽车行业也悄无声息地被德国同行泰山压顶。
 
德国人根深蒂固的实业观念造就了德国企业超强的制造能力。汽车制造业是德国高附加值制造的典范。无论是奥迪、奔驰,还是宝马、保时捷,一台德国车的价格都要比普通车高出5到10倍。
 
德国企业对于产品的精益求精源于一种独特的商业文化,即努力创造持久永恒产品的手工业文化。美国代表的是一种寻求短期利润和个人财富的商人文化,很不幸运,日本秉承了这种文化。
 
虽然日本企业对产品也精益求精,但由于急功近利,它们缺乏那种追求高附加值的韧性。因此,在精益求精之上,无法打造出高贵的产品,说来说去,难逃小家碧玉的境界。它们打败美国汽车制造商,成就了“大众化精品”,却让泰山压顶的德国汽车在高档领域纵横驰骋。
 
个别企业的崛起,依靠的是一种智慧。一个国家经济的崛起,依赖的是一种意志和精神。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对产品的执着是制造业持续繁荣最坚实的基础。
 
人太聪明了,比如美国,自然能够迅速获取巨额财富。但当财富来得太容易的时候,培养出来的是另外一种习性。这种习性的本质就是浮躁。
 
我很欣赏创维“彻底的产品主义”,中国企业需要的正是这种精神。
 
不可否认,正像“速度冲击规模”曾经是中国企业致胜的法宝,“创造性模仿”也是。但创造性模仿只能解决差距无法建立竞争优势,尤其是无法建立超一流竞争优势。
 
今天,由于外贸无法为中国企业提供广阔的国际市场,内需也不够强劲,使得中国企业整体陷入低迷状态。这些都是表面现象,深层次原因却是中国企业创新乏力。在主流产品生命周期进入衰退期,行业面临创新性演进压力的时候,我们无力推动行业演进,无力推动产品创新。
 
于是,一个又一个行业进入竞争僵局。
 
而在那些成熟的市场上,由于产品不够过硬,品牌企业又面临着质量大考,品牌声誉不增反降。
 
我们得开始去适应低增长。一方面稳定的增长积累起来的就是高速度,另一方面,低增长更适合培育企业的能力-在市场高速增长的环境中,谁有耐心系统并且艰难地提升企业能力?
 
上个世纪的1998年,我就杞人忧天地提出“问题丛中的中国企业”。今天,这种感觉更加鲜明。中国市场曾经给中国企业这么一个生存环境-有什么样的市场就有什么样的企业。那时只需要一门心思做市场几乎就万事大吉了。今天,我们到了“有什么样的企业才有什么样市场”的阶段,我们得有耐心回过头来“补课”,补一补企业综合能力建设的“课”。
 
环境变了,一切都得随之改变。我们需要反思曾经的成功和曾经的成功经验。否定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固步自封则意味着平庸。
 
我们没有继续浮躁的本钱。
联系我们
微信指纹识别
微信公众号